扫描二维码加站长微信
	
  
    - 2019-5-22 23:21 发布
 - 浏览 1079 次
 - 下载 0 次
 
团体音乐治疗对大学生抑郁状况的疗效因子研究
8.2
分
- 
大小: 1.98 MB价格: 1 元更新时间: 2019-05-22
 

资源简介
20世纪初,团体心理治疗开始产生,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团体心理治疗历经了各种各样的变革,团体治疗的各种思想和流派开始涌现,欧文·亚隆(Irvin D.Yalom)被认为是当代团体心理治疗理论权威。他认为治疗性的改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是随着人类各种体验的复杂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这种相互作用被称为“疗效因子”。音乐治疗开始在临床上使用的时间也是在20世纪初,如今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出现各种各样的治疗方式,其中团体音乐治疗是一种在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式。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团体音乐治疗的方式,将对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状况的大学生进行团体音乐治疗,探讨以团体音乐治疗形式改善大学生抑郁现状的有效途径验证其成效,并结合团体心理治疗中欧文·亚隆的“疗效因子”,分析在团体音乐治疗的不同阶段中,团体的工作效能与发展。本研究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出存在抑郁倾向和轻度抑郁的9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前后测,并在不同阶段中,组织成员填写欧文·亚隆疗效因子量表,在14次的团体音乐治疗过后,根据前后测的数据进行评价,针对不同阶段的疗效因子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被试在前后测的抑郁自评量表(SDS)上得分差异性显著,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上得分有较大变化。2、被试在团体音乐治疗干预后,其抑郁状况有了明显改善。3、在团体音乐治疗的不同阶段中,工作效能是不同的,团体的疗效因子有其独特的变化规律,且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武汉音乐学院下载排行
名称
趋势
下载量
- 
穿、跨指技术在演奏中出现的频率高,是一种重要的演奏技术,如果缺少对穿、跨...[详情]
 
武汉音乐学院最新收录
名称
趋势
浏览量
- 
南宋琴歌《古怨》的男声演绎 1104南宋琴歌《古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完整减字谱记谱的琴歌。本文是关于民族...[详情]
 - 
传统气质与民族风格的交融 1164
 - 
四首〈圣母颂〉的对比分析及教学意义 1233
 - 
巴伯声乐套曲《隐士之歌》演唱探究 1201
 - 
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女主角润腔比较 1108
 
热门排行
- 
钢琴改编版《蝙蝠序曲》的创作特征与演奏技巧研究
 - 
论储望华钢琴作品《前奏曲六首》的民族韵味与教学价值
 - 
扬琴曲《湘墨》的音乐分析与演奏研究
 - 
论新疆风格在中国钢琴作品中的运用—以陈怡《阿瓦日古里主题变奏曲》为例
 - 
无伴奏混声合唱《太阳母亲颂》的作品研究与指挥诠释
 -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之“春”的艺术特征分析与钢琴演奏处理
 - 
南音琵琶演奏技法及风格研究—以南音名谱《梅花操》为例
 - 
德国Fach女高音声部划分体系的再认识—关于声部发展三种存在形式的探究
 -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研究—以赵季平三首艺术歌曲为例
 - 
源起·升华·绽放—混声合唱《嘎达梅林》及其指挥艺术处理分析
 - 
琵琶独奏曲《昭陵六骏》的创作、演奏兼及审美表达
 - 
格里格艺术歌曲《山神姑娘》(Haugtussa)Op.67的和声研究
 - 
胡志平演奏的二胡曲《闲居吟》艺术意境创造分析
 - 
细川俊夫《花的妖精》中织体的特征与其结构功能
 - 
《教我如何不想他》三个演唱版本的比较研究
 - 
伊贝尔《长笛协奏曲》第一乐章创作特色与演绎探究
 - 
巴拉基列夫《升f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1演奏分析
 - 
肖斯塔科维奇《a小调双钢琴小协奏曲》op.94的交响特征与合作要点
 - 
普朗克《单簧管与钢琴奏鸣曲Op.184》演奏分析
 - 
拉威尔《希腊民歌五首》及其演唱研究
 - 
卡尔·马利亚·冯·韦伯《圆号小协奏曲》op.45作品及演奏分析
 - 
肖邦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演奏分析
 - 
试论ZHL-36倍低音笙在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中的应用前景
 - 
论双簧管对音乐作品中地域风格的演绎—以两首中国作品为例
 - 
小提琴《天山组曲》中的民族性格与演奏表达
 - 
宋飞二胡“双语”教学研究
 - 
浅谈《楚颂》在键笙上的移植与演奏
 - 
连续与轮转—赫珀科斯基和达西奏鸣曲理论研究
 - 
理查·施特劳斯艺术歌曲《星》、《坏天气》的诗乐联系及演绎研究
 - 
雅纳切克《在荒草丛生的小径上(一)》的艺术特色与教学探讨
 - 
海顿《降E大调协奏曲》作品及演奏分析
 - 
二胡曲《弹乐》演奏版本比较
 - 
舒曼《诗人之恋》的演唱技法分析与教学价值探讨—以一至六首为例
 - 
施尼特凯《中提琴协奏曲》的演奏技术分析
 - 
普罗科菲耶夫《希伯来主题序曲》Op.34的合作问题研究
 - 
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中的Rubato节奏研究
 - 
超音段特征应用于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的音乐治疗个案研究
 - 
青年歌唱家陈春茸演唱作品中的地域特色—以三首作品为例
 - 
论轻歌剧《蝙蝠》中阿黛莉一角的艺术形象塑造
 - 
理查·施特劳斯声乐套曲《最后四首歌》钢琴声部的演奏研究
 


